其实,只通过吃草就能长出强壮躯体的,不仅仅是牛,还有马、大象、犀牛、长颈鹿等大型哺乳动物。
在距今6,500万年的恐龙时代也有不少以草为生的庞然大物,易碎双腔龙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
易碎双腔龙体长可达40~58米,比地球上现存的最大物种——蓝鲸还要大。两者的食性明显不同:蓝鲸收割的是磷虾,而易碎双腔龙则是纯粹的食草动物。
动物们通过吃草就可以长得很壮
很多实例都表明,植食性动物通过吃草也可以长得很壮。非洲大草原上的成群的角马、犀牛以及迁徙的象群、斑马、野牛等等,都是非常典型的案例。草是自然界中最容易获得的食物来源,能够养活数量庞大的生物群体。作为典型的食草动物,牛吃起草来和我们人类吃玉米、馒头没有太大区别,都是将大分子的聚合物消化成小分子的糖类——人和牛最主要的区别就体现在消化器官的特定功能上。
而人的胃中缺少能够消化纤维素的细菌,因此不能像牛一样全面利用草叶中的物质能量。对人类来说,经常食用芹菜、韭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还是很有好处的,有利于促进肠道的蠕动与消化道的健康。
另外,网胃、瓣胃以及真胃的功能分别是:
网胃:排出消化过程中产生的发酵气体,帮助食团逆呃,功能基本上和瘤胃相同。
瓣胃:主要功能是吸收食物团中的水分及少量的营养,其容积约占牛胃容积的7%。
皱胃:产生胃酸,分泌各种消化酶,是菌体蛋白质和过瘤胃蛋白质被消化的部位。
我们平时涮火锅吃的牛百叶其实是牛的第3个胃,即瓣胃。百叶吃起来很有嚼劲儿,鲜香脆嫩,配上啤酒就更爽了。
以上三个胃也含有大量的微生物,其功能不仅仅是辅助消化,还能够将小分子多肽、游离氨基酸、氨等物质合成微生物蛋白质,这些高品质的菌体蛋白也可以被牛吸收利用。
牛是典型的反刍食物,可以对食物进行二次咀嚼
即便有了微生物菌群的帮助,富含粗纤维的植物性饲料也是很难被彻底消化的,而牛可以通过反刍作用对这些未被完全消化的饲料进行二次消化。
研究表明,牛每天的反刍时间为6~8小时,反刍周期为14~17次之多——由此看来,为了消化掉粗纤维这块“硬骨头”,牛牛们确实没少下功夫。
总之,由于消化器官的差异,摄食等量的、富含纤维素的食物,人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远没有牛多。
瘤胃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既含有必须氨基酸,又含有非必需氨基酸,瘤胃微生物还可以合成大量的脂肪,最终将被合成牛乳和体脂肪中,微生物的这些“馈赠”都为牛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。
当然了,牛的这些消化本领是人所不具备的,所以牛吃草能长肌肉、长身体,而人吃草就只能越来越瘦了。所以,人们还是要通过适当的锻炼健身,来增长肌肉了。
来源:济南新闻网
来源:本文摘自网络,图文综合自网络;如涉及版权请告知,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,仅供参考、交流之目的。